本馆(新馆)于2021年12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6015平方米,容纳阅览座位1070余个。文献资源内容丰富,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现有各类印刷型文献80.43万余册,电子图书9.8万余册,纸质期刊近300种,报纸30多种。采购了 “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环球英语多媒体资源、银符考试模拟题库(含专升本课程)、EBSCO专题数据库、设计师之家资源库、超星学术视频等8种电子资源数据库,较好地满足了1.5万余名师生读者教学、参考、科研和日常阅读的需求。
本馆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馆舍环境优美,功能区域设置合理,建有总服务台、学术报告厅、校园书店(拟建)、第一书库(社会科学类图书)、第二书库(文学、自然科学类图书)、第三书库(综合类图书)以及密集书库、报刊阅览室及自修区、智慧电子阅览室、科技(视听)体验区、研讨区(室),建有各类阅读设施设备,可满足师生读者来馆阅读、学习等各类需求。
本馆建有基于知识生态的新一代图书馆管理服务平台,包括:数字资源一站式检索系统、纸电图书一体化管理系统等各种智能化系统。实现馆内数字资源一站式智能化管理及统一智能检索服务;实现纸电图书的同荐、同采、同编、同典及统一流通的一体化服务功能,提升了馆藏资源的全过程、全领域智能化管理水平。上述系统极大提升了读者参考咨询效率及个性化、主动化和精准化服务质量。
本馆大力开展阅读推广,每年开展校级阅读活动近40项,积极参加全国及全省各类各级组织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荣获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成果”提名奖;荣获中图学会、省教育厅、省语言委、省高校图工委及省图学会主办的“书香江淮”等各类阅读活动优秀组织奖近40项、个人奖280余个,良好的活动成果受到了同行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图书馆于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荣获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今后,本馆将逐步提升图书馆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水平,加强文献资源采购质量,建设本馆特色资源库,建立丰富多样的数字资源。同时,加快数字文化阅读体验空间建设,满足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并且进一步优化环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读者创造一个更加怡人、舒适的阅览学习环境,全力满足广大读者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功能,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