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admin
【易读】(学术搜索引擎)
时间:
e线图情
时间:2013-12-31
e线图情关注、报道、反映世界图书馆事业最新理论、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和最新实践和趋势,帮助图书馆与世界图书馆事业高端保持同步,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以便更好地为所有读者服务。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引进全省院校共享。
安徽省高等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研讨会召开
时间:2013-12-29
安徽省高等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研讨会召开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网络的开放教育正在全球广泛开展,这种在线教育形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已 经开始引发全球高等教育的一场重大变革。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安徽省教育 厅高教处主办,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承办的安徽省高等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研讨会于2013年12月29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省27所本科院校和36所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务处及图书馆负责人共100余名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窦贤康、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储常连,副处长梁祥君、童兆胜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蒋一教授和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宁劲共同主持。
窦贤康副校长首先对与会老师表示欢迎。他指出,网络在教育方面有着深刻影响,通过网络将全世界最优秀的资源集中、整合,让 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并接受最好的教育,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并表示非常感谢安徽省教育厅对安徽省高等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投入,中国科大将尽最大努力建 设、发展网络课程,为提升安徽省高等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随后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储常连处长发表讲话,他 表示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安徽省高校对网络课程建设又一次新的关注和投入,对中国科大组织承办网络课程建设研讨会表示赞赏和感谢。他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 将会催生一场教育革命,网络课程建设对传统专业设置和学校教育将产生重大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学生、老师及学校管理者等。今后 大学的竞争力仍会回归到人才的培养上,网络课程建设将会更有利于的人才的成长。同时,对高校如何应对信息技术的冲击提出了四点意见和建议:一是各高校要高 度重视网络课程建设;二是紧急行动,把分化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提上日程,组织学生、老师加入网络课程项目,并建立激励机制;三是积极探索,尽快建立区域间、 校园间的网络课程平台,通过这个项目把大学图书馆建设成信息情报咨询中心、图书资料存储和建设中心、网络课程中心、大学文化传播及现代服务中心;四是加大 投入,把资金更多的用在课程建设上,结合学校特点和安徽实际,打造几门优势和特色课程。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总负责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田乐胜常务副馆长介绍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前期建设成果、二期 规划及建设重点。他指出二期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设安徽省高校网络课程学习中心,将建立一个以本省、全国乃至国外的开放精品课程资源为基础并高度整 合与课程相关所有资源的安徽省精品课程资源库,搭建一个集自主学习、交流互动、网络教学为一体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建立安徽省的高校课程联盟。最终将省数图 过渡成为安徽省信息服务中心。
清华大学副秘书长聂风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江志斌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副主任郭磊分别为大会做主题报告。聂风华教授从对MOOCs的冷思考开始谈起,介绍了清华大学在网络课程建设方面的实践及网络公开课的未来发展趋势;江志斌教授以上海交大“数学之旅”的一段录像引出他的精彩报告,介绍了该校MOOCs的推进工作情况及启动的“好大学”在线平台,并对网络学习提出未来设想。郭磊则采用视频、图表、数据等形式详细的介绍了国内外网络公开课的基本特点、传播模式以及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事件。
随 后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陈超做了“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报告。报告介绍了安徽省高校网 络课程学习中心项目成立的项目背景、建设任务,分析了国内外相关项目的现状和发展,并结合安徽省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现状,提出项目的建设任务是建设网络 课程资源库、建立学习应用服务系统和提供硬件支撑平台。 北京超星尔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守东先生则具体介绍了目前国内在建的MOOCs课程案例。
报告结束后,参会人员及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的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和现场交流。在高校传统教育模式面临新的挑战背景下,本次会议是对MOOC的发展趋势、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理念、课程与资源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有效解读,也必将推动安徽省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的基础上始建设具有本省特色的网络开放课程的进程。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图书馆)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外文知识发现系统研讨会召开
时间:2013-11-25
在“大数据技术”环境下,为了更加高效开发利用数据资源的价值开展知识创新服务,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于2013年11月2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行外文知识发现系统研讨会。来自省内10多所高校的20余位图书馆领导参加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陈超主持会议。
会上,首先由美国EBSCO公司胡茵女士做了名为基于EDS安徽省数字图书馆外文资源发现平台的报告。报告介绍了EBSCO公司的外文知识发现系统拥有海量元数据仓、更科学的相关度排序及更多的全文式全文链接等优点。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提供本地化增值服务,随后EDS本地技术支持杭州麦达公司郑总从资源、服务、技术、馆员、读者五个方面介绍了智慧图书馆的特点。
与会代表针对外文发现
系统结合本馆特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会议期间,部分到会专家就外文知识发现系统进行了专家论证,一致认可EDS系统具有元数据完整、优质的相关度排序功能、开放性较好、有直接的全文链接和展示等优点。
会议紧凑、高效,取得圆满成功。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组织调研馆藏图书数字化工作
时间:2013-11-08
根据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的总体部署,由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牵头,抽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七校图书馆的9位老师,组成安徽省高校馆藏图书数字化工作调研组,于2013年11月5日至8日,先后赴东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考察、调研了四校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和馆藏图书数字化工作。
调研组每到一个高校图书馆,都受到了该馆领导和老师的热情接待;详细了解了各馆的基本概况、在馆藏图书数字化方面的建设情况以及经验、教训,并实地参观了图书馆和相关的数字化加工现场。


经考察、调研,调研组认为:所调研、考察的各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观念强,特别是对数字资源的所有权的观念增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已具规模;馆藏纸本文献的数字化,是当下图书馆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改善复本不足与馆藏空间拥挤的情况,缓解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图书品种和复本间的矛盾,同时也可以既保护纸本文献、延长其使用寿命,又极大地方便读者检索、使用;安徽省高校开展馆藏图书数字化工作,必须寻找一个整体实力较强、电子文献的数据储备较为雄厚、图书数字化工作经验丰富且整体质量较稳定、售后服务比较好的公司。
最后,调研组提出建议:安徽省各高校图书馆应该高度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地开展馆藏图书数字化工作。
(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数字报刊建设与移动阅读”研讨会召开
时间:2013-10-25
为了进一步交流我省高校图书馆数字报刊建设经验、研讨数字报刊资源读者移动终端查询阅读的现状,推动资源建设进一步贴近读者需求,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于2013年10月2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行“数字报刊建设与移动阅读”研讨会。
参加会议的有全省38所本专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党校的70多位图书馆馆长和老师,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总馆田乐胜馆长、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傅正老师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宁劲主持。
会议的第一部分,首先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副主任郭磊以“从时间碎片化谈移动阅读”为主题,介绍了目前国内报刊数字化和移动阅读的现状,展望移动阅读前景,并对移动阅读服务在图书馆的发展进行探讨。
龙源期刊华东区总经理蔡峰和合肥博西数据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总助应勤勤,随后分别介绍了“龙源移动阅读产品”和“墨香华文数字报纸平台”,向与会图书馆同仁们展示了出色的“龙源阅览室”移动阅读APP和针对高校、公共图书馆及机构实现报纸数字化所研发的数字报纸平台。
在会议的后半段中,宁劲向各位老师介绍了安徽省数字图书馆一期成 果回顾,以及二期建设总体规划。安徽省数字图书馆将全方位满足省内教师学生和创新主体的教学科研需求,为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重点学科建设提供高效 率、高质量、全方位的文献资源信息保障与服务;将成为面向全省各行业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情报咨询中心、知识创新与传播中心、网络课程教学中心和社会服务中 心,为我省高教强省和科技强省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讨论阶段,与会代表傅正老师、合肥学院昌超馆长、合肥师范学院李平馆长、安徽新华学院费业昆馆长等10多位馆长老师,针对安徽省数字图书馆二期建设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大家分享了龙源电子期刊和移动阅读资源在各自学校的使用经验,合肥博西的唐春晓总经理也现场回答了大家关于产品的一些咨询。
整个研讨会时间紧凑,内容充实,气氛热烈,取得预期的效果。
安徽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
华东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图书馆馆长年会在中国科大召开
时间:2013-10-23
2013年10月23日,华东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图书馆馆长年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21所高校图书馆的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张淑林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图书馆刘艳书记主持会议。
张淑林首先代表学校向与会各高校图书馆领导、专家们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学校及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她说,图书馆是高校教学科研的有力支持,随着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建设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图书馆。在学校的重视下,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在“985工 程”的大力支持下,图书馆也着重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在文献资源体系建设、数字文献服务环境、文献信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正努力打造一个集信 息咨询、情报分析为一体的数字化图书馆。并希望这次会议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经验交流平台,共同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会 上,围绕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知识创新服务、进行图书馆改革与管理等主题,首先由我校图书馆信息咨询部杜进副主任作《“渗透式服务”引领图 书馆前行》的介绍,抛砖引玉,与会代表纷纷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和交流了各馆近年来所取得的工作经验及成绩、存在的困难、未来的规划等。会议最后,刘艳书记 做总结发言。她表示,各馆的报告与发言都非常精彩,对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技术创新等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对我校的办学特色及取得的成绩赞叹不已。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八条等有关规定,本次年会在会务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包括缩短会议日程、会场布置简化等,得到了与会馆长的支持和好评。通过本次会议,增进了各高校图书馆相互之间的了解,加深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中国科大图书馆)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发现系统研讨会在中国科大召开
时间:2013-9-12
在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下,全球已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种新的技术环境下,为了更加高效开发利用数据资源的价值开展知识创新服务,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于2013年9月12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行发现系统研讨会。安徽来自省内50多所高校的70余位图书馆领导、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朱永国参加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陈超主持会议。
会上,首先由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咨询部副主任郭磊介绍了图书馆电子资源整合的发展过程,引出资源发现系统的由来,并解释了发现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特点,以及图书馆管理者 评估发现系统的几个关键指标,最后将发现系统与现有的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共享平台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到目前外文发现系统对于中文资源的深度整合有限,国 内发现系统产品的中文资源整合能力值得期待。
随后,国内最大的 中文资源提供商超星数字产品的专家叶艳鸣、徐贵水、张慧敏和杨长春分别从信息爆炸时代大数据浪潮给我们带来的困惑、怎样认清纷繁复杂的数据并为我所用、如 何找到得力的数据分析工具以及超星数据产品功能介绍几个方面和与会图书馆界同仁共同分享了大数据时代国内中文数据整合、挖掘和分析系统。
与会代表针对目前海量的中文信息,以及当前技术热点“中文发现系统”进行了充分交流与讨论。
最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田乐胜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从2009年 至今,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已初步建成面向省内高校的文献保障系统。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个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在信息爆炸与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互联 网技术、手持终端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便捷,无论是高校师生还是社会公众,他们对信息的需求都在呈多元化、个性化、层次化的快速增长,如何更好 的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图书馆界需要仔细考虑的一个问题。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将立足安徽高校,建成安徽省高校文献保障系统,面向全省提供情报信息咨询 服务,同时将建立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保障系统,搭建资源揭示与集成的云资源平台,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最终将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面 向全省各行业提供信息服务的资源中心、服务中心、培训中心、学习中心和高端文化体验中心,引领安徽省高校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为促进安徽省 高校教育质量提高提供支撑,为我省高教强省和科技强省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本次会议内容充实,气氛热烈,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首届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圆满闭幕
时间:2013-7-12
7月12日下午,由中国科大图书馆主办的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在东区水上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省内19所高校图书馆馆长与全体营员们一起参加了结营仪式。中国科大图书馆馆长助理宁劲主持结营活动。

首先由来自省内18所高校的营员代表分别对本次夏令营活动作约5分钟的总结汇报。汇报内容精彩各异,既有学员代表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又有结合科研过程的 数据库实践,还有将文献检索过程拟人化的二人小品,其幽默诙谐频频赢得全场笑声。汇报结束后,安徽中医药大学的营员代表还为大家带来了个人模仿秀、武术、 五禽戏等表演,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掀起了闭幕仪式一个高潮。

表演结束后,安徽理工大学邵卫东老师代表全体带队老师发言,他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大家都受益匪浅,他对主办方中国科大图书馆、全体带队老师、全体同学、授课 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各高校的老师、学生作交流”。同时,他提出本科生与研究生在知识积累和研究能力 上有所不同,可分层次开展活动,使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效果更佳。紧接着学员代表淮南师范学院许然同学代表营员也作了发言。




随后宁劲简单介绍了本次夏令营从筹划到举办的活动历程后,宣布了各个高校的汇报成绩,由带队老师为各校营员颁发证书。其中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荣 获一等奖,合肥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获得二等奖,安徽财经大学等10所高校获得三等奖。合肥工业大学陈轶、安徽医科大学王旭、安徽大学周剑、安徽工程大学张 帝、安徽中医药大学齐亚军和安徽新华学院刘学兵6位学员获得优秀营员奖学金。

中国科大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田乐胜作闭幕致辞。他首先感谢参加此次夏令营活动的全体老师、同学,感谢他们给予中科大图书馆为全省高校服务的机会,并感谢参与 此次活动筹备的工作人员和省内高校,感谢各兄弟院校图书馆馆长对此次活动的支持。“在座的各位都是科大校友,非常欢迎大家一起交流、研究。”田乐胜副馆长 表示本次夏令营活动对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意义深远。“需求决定高度”,中科大图书馆将认真对待老师、学员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积极改善图书馆服务,推 进数字图书馆建设。最后,田乐胜副馆长向在座的老师、学员抛出了一个问题: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我们需要怎样的信息环境和学习空间,传统的大学制度、学习模 式、学习形式又将会如何改变?希望大家共同思考。

仪式最后,中国科大刘艳书记给中国科大张亚琼、安徽工程学院陈晶晶两位同学颁发了特别奉献奖,以奖励他们在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和无私的志愿者工作。
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是依托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举办的首届有关文献信息交流方面的夏令营活动,在省内乃至全国尚属首次。夏令营期间,既有一线 大牛科研导师与广大研究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又有专人辅导的上机实践活动,同时营员们还参观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校史馆等,吃在科大,住在科大,深刻感受 中国科大浓烈的科研和学习氛围。营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学员们的信息素养得到加强,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明显提升,受益匪浅,希望夏令营活动能持 续进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张静)